“一把手”營商環境項目

(接上期)

建立“金服項目”體系 深化“金服制度”改革

為企業、項目融資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

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一、項目概述

在“重點金融服務企業工作制度”框架下,把全市“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需求“項目化”,建立“金服項目”體系,統籌銀行等金融業態,協調解決企業、項目金融重大需求,分類施策、精準發力提供優質金融服務。

二、項目必要性通過探索建立“金服項目”體系,積極創造條件服務有效融資需求管理項目化、規范化,可以有效解決企業、項目融資服務中體系不健全、路徑不清晰、缺乏頂層設計等問題,促進緩解重點領域企業、項目的投融資難(貴)問題,加強全市金融投放管理,提升信貸投放效率。

三、項目先進性

以“金服項目”為抓手,深化“金服制度”改革,對企業、項目存在的資金缺口,按“需求—銜接—入庫—調度—協調—解困”的流程,實現“動態掌握金融需求、高效推動金企銜接、及時協調融資困難”,引導金融機構完善職能定位、優化金融服務,提高企業、項目融資效率,打造“主動、高效、規范、優質”的金融營商環境品牌。

四、具體內容

一是動態建立全年“金服項目”名單。對接全市重點項目、工業技改項目和千萬元以上流動貸款需求,把“能投類”需求列入名單重點調度投放進度。通過金服大廳線上搶單,對名單實行動態管理,千萬元以上融資需求隨時補充。

二是提高企業、項目融資難題解決推進效率。每周舉辦“投融資局長行長接待日”活動,及時協調解決“金服項目”遇到的融資困難。每月召開金服項目推進會議,調度投放進度,協調解決問題。隔月舉辦重點領域金服項目融資特點難點分析會,總結分析掌握工業經濟、鄉村振興、商務外貿、招商引資、城鄉建設等重點領域的融資特點、難點、堵點,提升金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精準性。

三是探索“金服項目”融資服務新模式。推動銀行機構提前介入謀劃儲備的重點企業項目,發揮專業化力量指導幫助企業如何對接用好各種融資工具,向“金服項目”精準推送金融政策和信貸產品,提高企業、項目融資可得性。

五、實施路徑

一是制定建立“金服項目”體系實施方案,明確重點任務、推進措施和工作流程,推動企業和項目有效融資需求項目化,金融投放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二是開展“金服項目”立項。組織融資需求申報,分領域、分縣域廣泛調度摸排企業流動資金貸款、項目貸款融資需求,通過“金服大廳”的企業發布需求、銀行機構搶單等服務功能多渠道向銀行機構推介,促進銀行機構做好需求對接、貸款風險審查等工作,篩選具有有效融資需求的項目。三是推動“金服項目”入庫管理。及時調度了解融資需求對接進展情況,根據融資成熟程度對企業、項目分類建立融資對接清單,對具備貸款投放條件的項目納入“金服項目”庫。四是持續跟進調度融資需求落實情況。對“金服項目”庫融資需求落實情況,持續跟進調度授信、放款進展,督促加快投放效率。五是主動協調解決企業和項目融資難題。對暫未進入“金服項目”庫的融資需求,主動了解存在的癥結和問題,運用“投融資局長行長接待日”“公共評審”等融資服務機制協調解決融資難題,具備投放條件的動態調整進入“金服項目”庫。不具備成熟融資條件的,引導金融機構對企業和項目單位做好融資輔導,加快提升融資能力。

推行市政設施建設類“一件事”

促進監管服務提質增效

市城管局

一、項目概述

對市政設施建設類審批事項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管服務,在服務效能上做“加法”,在服務時限上做“減法”,用心用情做好服務保障,實現市政設施建設類審批事項事前溝通再提效、事中服務再優化、事后監管再升級。

二、項目必要性

一般企業、商業或住宅等項目新建、改建實施時,均會產生新的內部路網、排水管網等自有體系,需要與現有外部市政設施相聯系,才能發揮其設計功能。多數為道路開口、排水管道接入等問題,往往會涉及到綠化帶、人行道的拆除及路面的恢復順接。

三、項目先進性

堅持“簡易辦、高效辦”,持續深化服務理念,優化服務流程,提速增效為市場主體解憂紓困。通過此項改革,優化各企業辦理道路挖掘、占用綠化等事項流程,為市場主體提供更為便捷、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

四、具體內容

實行“1131”承諾機制。接到行政審批部門市政設施建設類審批許可后,1個小時內專人專項與申請方做好對接;1個小時內勘查現場并完成苗木遷移、道路挖掘等相關事宜的現場清點、核對等工作;3個工作日內完成涉綠化項目苗木遷移;1個工作日內完成涉市政道路、市政設施項目建成恢復后現場驗收,當即出具整改意見或完成驗收,最大限度縮短投入使用的時限,為市場主體經營融入溫度、提升速度。推行涉企收費優惠舉措,對工業和商業企業涉綠審批事項免收城市綠化補償費,苗木由企業自行移植至指定位置,養護管理一年并保證成活。強化技術支持,在企業進行苗木移植和養護過程中,無償提供專業性技術指導服務,切實解決企業養護人員在苗木養護管理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五、實施路徑

(一)推進“保姆式”跟進模式。成立服務工作組,明確專門科室和專業人員負責服務對接,通過開通服務熱線、受理12345市民熱線等渠道,及時了解企業需求,對有道路挖掘、苗木遷移、綠化帶開口等需求的企業,服務工作組主動靠前、提前介入,全面告知辦事流程和注意事項,并明確“一對一”負責,留下服務電話,提供24小時“保姆式”咨詢服務。根據企業需求,積極對接、配合審批部門進行現場勘查核量,同時根據勘查情況,為企業提供合理化工程技術方案。

(二)啟動“定制式”專屬服務。市城管局把企業需求放在第一位,按照“企業點單、城管接單”的工作思路,由被動式服務轉為主動探尋企業訴求,量體裁衣,啟動個性化“私人定制”,一企一策,精準及時,做到“全覆蓋、快響應、速解決”。一是做好日常維護,通過強化精細化管理,進一步對所轄的設施,尤其是企業周邊的設施進行摸排調查,及時了解和掌握設施的運行和使用情況;二是接到審批許可后,服務工作組及時對接申請單位,進行現場勘查,對項目的具體方案予以審查,并配合好項目建設方,妥善做好新建設施的接入、保護及各項保障后續工作;三是遇到特殊事項或市委市政府交辦的臨時性緊急任務時,確保安全運行的情況下,實行“一事一議一方案”,多角度多層次提高服務質量,按需保供。

(三)強化“全過程”監督管理。堅持“一線工作法”,結合企業需求提供“一對一”服務保障和技術指導,做到事前及時溝通,事中全面監管,事后及時驗收。施工前,做好對接溝通工作,明確專人負責;施工過程中,做好監督工作,對施工工地定期巡查,安排專業隊伍到工程現場查看項目進展情況并進行技術指導,核對規劃許可,落實監管職能。工程結束后,及時組織驗收,確保審批事項高效落地。

打造商城特色場館 跑出政企采購加速度

德州市創建云端交易新模式

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一、項目概述

在網絡經濟迅猛發展的大趨勢下,創新網上商城特色場館建設這一工作舉措,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增值服務,將德州體育產業優勢帶到網絡平臺,推動企業進入網絡銷售2.0時代,推動德州本地優質特色產品通過云端到達全省乃至全國各地。

二、項目必要性

體育產業是德州的特色優勢產業,德州市第十六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在建設特色體育名城上走在前”的決策部署。目前全市共有體育產業企業2000余家,總體規模超過400億元,以泰山體育為代表的體育制造業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的知名度。通過建設體育器材館,有利于拓寬我市體育器材銷量、提升知名度,助力體育器材經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三、項目先進性

在齊魯云采網上商城建設本地特色場館在全省屬首例,是發揮“互聯網+”交易優勢、加強政企協作溝通交流的有效典范。以“特色場館建設”這一件事為切入點,打造具有德州特色的網上商城,夯實體育名城品牌建設,滿足各級采購預算單位交易需要、縮短交易周期、降低交易成本。

四、具體內容

圍繞市委市政府打造具有鮮明德州特色的現代體育名城這一核心,積極對接省財政、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全省率先探索建設網上商城體育器材特色館,以公共資源交易促體育產業發展。場館建成后,以全市2000余家體育產業企業為基礎,積極組織引導企業將各類專業體育訓練、體育賽事、學生體育鍛煉等器材經營企業納入網上商城體育器材館展示銷售,搭建我市企業與全省各級財政預算單位的供需平臺,積極引導各級政府機關、團體組織、事業單位通過商城采購體育器材,凝聚公共資源交易合力,擴大德州體育器材美譽度、知曉度,構筑特色體育名城新發展格局。

五、實施路徑

成立體育器材館建設工作專班,單位主要領導親自抓,統籌推進各項任務。一是組織相關部門、部分縣市區、網上商城運維服務商等召開創建籌備會議,協商場館建設、供應商入駐條件、產品上架、交易規則等事項,為后續高效運行打好基礎;二是借鑒農副產品館運營模式,由專業部門具體負責體育器材館的產品上架審核、網上交易、安裝售后等工作,為各級預算單位廣泛參與采購優質體育器材架設網購橋梁;三是以市本級為試點,要求各類專業體育訓練、體育賽事、學生體育鍛煉等所需器材在體育器材館購買,工作專班密切跟蹤場館運行情況,及時解決堵點痛點問題,不斷完善場館建設;四是在全市范圍推廣使用,并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吸引其他地市進行采購,擴大體育器材館知名度、提高德州體育器材銷售量,充分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引導功能,為特色體育名城建設貢獻政府采購力量。

運用“楓橋經驗”構建“預先服”工作新機制

市稅務局

一、項目概述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大數據分析的應用,稅務部門對企業的辦稅需求、經營行為及潛在風險等掌握得更加精準,更具前瞻性,利用這一優勢,市稅務局借鑒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先進做法,充分發揮稅務所(分局、辦稅服務廳)在基層治理和服務中的基礎性作用,廣泛聚合企業經營訴求,深入分析企業稅收風險,預先介入提醒,拓展服務外延,化解稅費隱患,進一步優化我市稅收營商環境。

二、項目必要性

權益保護和精準服務是新時代納稅人繳費人的需求趨勢,更加穩定和諧的征納關系是我們構建良好基層社會治理秩序的重要一環,我們稅務部門擬通過新時代“楓橋式”稅務所(分局、辦稅服務廳)建設,著力打造從“治已病”到“治未病”轉變的稅收綜合治理體系,力爭取得“服務精準到位、小事不出分局、大事不出縣局、矛盾就地化解”的建設目標。

三、項目先進性

立足辦稅服務、稅收監管與執法模式智能化、個性化、一體化,努力推動稅費服務、監管執法向精細化、智能化、個性化轉變,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對稅費矛盾爭議進行溯源治理,將納稅人辦稅需求分析在前,業務風險化解在前,宣傳提醒及時到位,咨詢輔導全面兜底,不斷降低納稅人的辦稅成本,保障納稅人的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穩定的稅收環境,力爭在全省、全國創響新時代“楓橋式”稅務所建設“德州經驗”和“德州樣板”。

四、具體內容

(一)完善服務體系,延伸服務觸角,提檔基礎服務力。構建全域協同辦稅服務模式,以中心辦稅主廳為基礎支撐,優化設置屬地分局辦稅服務輔廳,延伸搭建鎮街便民服務中心“辦稅e站”,打破地域部門局限,整合稅費服務資源,實現協同聯動服務,持續改進市場主體辦稅繳費體驗,讓納稅人繳費人能夠就近咨詢、“家門口”辦理。

(二)注重規范引領,推進合規指導,提級標準服務力。組織稅收業務骨干,聯合涉稅中介機構、高校專業教師開展稅費政策適用、業務辦理規范培訓,制定納稅人繳費人高頻業務規范化操作指引,引導“未病”企業合規經營。研究提煉重點行業風險管理模板,通過精準輔導幫助“帶病”企業規范整改。

(三)強化數據分析,把握稅費訴求,提質增值服務力。充分利用稅收大數據,定期開展納稅人涉稅行為分析,實現精準滴灌,預先幫扶。根據納稅人涉稅信息形成“稅務體檢報告”,涵蓋企業信用等級、納稅情況等方面,幫助納稅人及時改正不良辦稅行為,有效化解經營中的稅收風險。

(四)用好“楓橋經驗”,促進矛盾調解,提效服務保障力。制定稅費爭議調解指引,引導各縣級局及基層分局建立調解機構和團隊,有序開展調解工作。積極推動部門聯動與社會協同,聯合司法等部門建立多元化解涉稅費糾紛工作機制,各縣級局及基層分局積極融入地方社會治理格局,構建“綜治+稅治”雙網格聯動體系,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合理訴求,營造和諧征納關系。

五、實施路徑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黨建引領構筑堅強戰斗堡壘。堅持牢固樹立“圍繞改革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改革”的意識,加強黨的領導,各縣(市、區)創建新時代“楓橋式”稅務所(分局、辦稅服務廳),完善服務體系。

(二)堅持人民至上,以多元辦稅助推服務提檔升級。堅持把納稅人繳費人滿意度作為根本評判標準,穩妥推進全域聯動、智慧辦稅,2024年4月底前制定納稅人繳費人高頻業務規范化操作指引,提升納稅人繳費人辦稅體驗感、獲得感。

(三)堅持數據賦能,以大數據推動涉稅行為遵從。利用稅收大數據生成納稅人畫像,精準推送涉稅風險提醒,持續推進動態“信用+風險”監控模式,2024年5月底前形成納稅人信息“一戶式”歸集,輔導納稅人自查整改,逐步完善行業稅收監管工作,將區域性、行業性稅收風險化解在萌芽狀態。

(四)強化有解思維,確保矛盾化解不上交、征納關系更和諧。2024年6月底前建立健全多元化解機制,建強爭議調解團隊,將基層稅費治理融入地方社會治理格局,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合理訴求。

“RCEP享惠智選+云簽發”

打造“智慧海關”新高地

德州海關

一、項目概述

推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享惠智選助手系統”在德州全面使用,幫助企業實現進出口享惠最大化、成本最低化、生產布局最優化;推進證書“云簽發”,實現企業關稅減讓重要憑證——原產地證、通關關鍵證單——檢驗檢疫證書“云簽發”。

二、項目必要性

針對企業提出的RCEP關稅減讓政策“知曉難、應用難、選擇難”問題,推行優惠智選新模式,通過系統對企業享惠主動“體檢”,提供最優指導方案,幫助企業準確全面享受優惠協定。針對企業提出的證單領用手續繁瑣問題,積極推動“云簽發”模式改革,企業“實地”辦理轉為“線上”流轉,實現出證效率快、簽證準確度高、企業成本低的目標。

三、項目先進性

在關區率先提出“RCEP享惠智選+云簽發”模式,一方面實現對企業應用自貿協定的“靶向體檢”,惠中選惠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另一方面“云簽發”模式全面推廣后,實現單證“不見面”式申領,讓企業“足不出戶”成為現實。

四、具體內容

一是通過數字化和信息化手段,將傳統的業務培訓和咨詢轉化為RCEP關稅政策的智能計算、決策和指引,解決海關與企業間信息、資源不對稱難題,將原本復雜、專業、技術性極高的自由貿易協定適用難題,簡化為系統自動運算分析的過程,靶向助力外貿企業“惠中選惠”,幫扶企業實現進出口享惠最大化、成本最低化、生產布局最優化。

二是大力推行“云簽發”模式改革,企業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進行申請,可全天候辦理業務。按照數據庫預設的證書模板,一鍵錄入基本信息,實時補錄關鍵要素,自動關聯比對申報要素。系統智能審核后,海關關員實時在線擬制和簽發證書,企業可根據生產進度和出口計劃靈活選擇自主打印,節省人員往返時間的同時,降低企業人力及運營成本。

五、實施路徑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一把手”為項目組長,相關科室崗位人員為成員的“RCEP享惠智選+云簽發”項目領導小組。各部門高度重視,積極參與,全面推動“RCEP享惠智選+云簽發”模式在德州落地生根。

(二)開展政策宣傳。依托“大篷車”政策宣講團隊,通過舉辦政策宣講會、企業微信群推送等“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推進政策宣傳全覆蓋。面向轄區重點企業開展應用培訓,制定“一企一策”“一品一策”進出口享惠方案,針對性指導企業享受優惠政策。

(三)建立通關應急機制。對于現場無法解決的通關、享惠等問題,建立“問題清零清單”,第一時間向濟南海關、全國信息中心上報反映,實施專人跟進,推動改革落地。

金融支持貿易外匯優質企業高質量發展舉措

中國人民銀行德州市分行

一、項目概述

為貫徹中央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部署,落實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出臺的《關于金融支持貿易外匯優質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建立貿易外匯優質企業名單、強化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加大融資對接支持力度、落實差異化信貸政策、創新外貿金融產品和服務、穩步推進降本減負舉措、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優化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政策、推動匯率避險服務提質增效、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等方面,強化金融對外貿提質增效的支撐。

二、項目必要性

2023年,德州市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持續擴面提質增效,試點企業已達98家,較年初凈增57家企業,增長139%,試點業務18788筆、金額23.51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3.43倍、37.89%?!度舾纱胧芬詢炠|企業便利化為抓手,不斷強化貨幣政策和外匯政策的協調配合,持續加大金融服務和信貸供給,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和外匯政策合力在惠企利民方面的導向示范作用,鼓勵銀行為優質企業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更好發揮金融“活水”作用。

三、項目先進性

《若干措施》提出建立銀企對接平臺、設立再貼現專項引導額度、給予差異化信貸支持、創新金融服務產品、減費讓利、拓寬融資渠道、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加強匯率避險等多項舉措,促進外貿穩規模優結構。

四、具體內容

(一)建立貿易外匯優質企業名單。為優質企業在系統內添加標識,并對名單實施動態更新,各銀行可通過外匯局平臺實時查詢。

(二)強化貨幣政策工具引導。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每年單列30億元再貼現專項引導額度,專項用于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名單內企業簽發、承兌或持有的票據辦理貼現。

(三)加大融資對接支持力度。各銀行全面摸排名單內企業的融資需求,實現應貸盡貸、應貸快貸。

(四)落實差異化信貸政策。各銀行對名單內屬于傳統制造業范疇,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或核心技術,并且發展前景良好的優質制造業企業給予差異化信貸支持。針對產品有市場、技術有競爭力,但暫時遇到困難的制造業企業,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針對實施綠色技術改造、節能環保的制造業企業,給予綠色信貸支持。

(五)創新外貿金融產品和服務。各銀行積極探索創新“金融+商會+企業”服務新模式。在做好風險防控的基礎上,保障大型成套設備項目合理資金需求。深化銀保合作和銀擔合作,強化對民營中小微外貿企業的融資增信支持。

(六)穩步推進降本減負舉措。各銀行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落實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降低市場主體融資成本,減輕外貿小微企業經營成本壓力。

(七)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有債券承銷資格的金融機構加強政策宣傳,為企業提供多元化融資支持。

(八)優化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政策。審慎合規銀行為優質企業辦理外匯收支業務適用便利化措施。

(九)推動匯率避險服務提質增效。人民銀行、各商業銀行宣傳普及匯率風險中性理念,“堅持本幣優先”原則,積極推動跨境人民幣結算,努力降低企業匯率避險成本。

(十)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建立金融支持貿易外匯優質企業監測體系,及時跟蹤企業金融服務情況和外匯便利化政策落地成效并定期通報。

五、實施路徑

(一)加強政策宣傳。通過政策宣講會、制作宣傳視頻等多種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宣傳外匯便利化及信貸政策,推動銀行、企業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切實享受政策紅利。

(二)深入走訪企業。由人民銀行、外匯局、銀行業務骨干組建“德州外匯顧問團”,到企業一線開展調研走訪活動,了解企業政策訴求,解答企業疑惑,幫助企業解決急難愁盼的問題。

(三)加強督導落實。外匯局通過數據搜集、問卷調查、現場暗訪、電話咨詢、召開調度會等方式,對銀行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督導,同時納入年終考核,對工作不積極、成效不顯著的銀行進行約談。

執破融合 雙向助力營商環境良性發展

市法院

一、項目概述

通過開展專項執行行動、暢通“執轉破”通道,深入挖掘“執轉破”制度的價值和功能,發揮其優化市場資源配置的重要作用,加速企業變現出清,助推執行積案有序退出,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為德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二、項目必要性

市場主體勝訴后,合法權益不能得到及時實現,對其經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一些市場主體作為被執行人,案件眾多,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既占用司法資源又拖累經濟發展。項目完成后,將進一步加快勝訴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實現速度,同時將清理部分具備破產條件的被執行人企業,為市場注入活力,預期首執案件執行完畢率、實際執行到位率進入全省上游水平。

三、項目先進性

首執案件執行完畢率、實際執行到位率進入全省上游水平,案款發放時間由原來的最長30日縮短為最長15個工作日,部分沉睡企業得到清理。

四、具體內容

(一)制定專項行動方案。集中開展涉企業案件專項執行行動,成立涉企業案件專項執行行動調度專班,明確成員職責分工,定期進行分包片區調度指導,實行“日通報、周調度、月總結”,常態化開展專項執行行動,確保全市法院統一行動、全員參與、扎實推進。對轄區法院涉企業執行案件線索提前統計匯總,研究細化方案,定目標、定任務、定人員、定時限,推動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

(二)通過“以破促執”“以執助破”,有效避免程序空轉、資源消耗,對于無財產可供執行或財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市場主體,與破產審判部門對接,明確執行案件移送破產條件,暢通移送審查通道,“應移盡移、應立盡立、執破融合”,積極借助破產程序,集中、有序、高效解決其債務清償問題,以更加精準高效的司法救治方案,更好地實現市場主體“挽救”和涉企案件“出清”,實現訴源、執源治理的同時推動更多暫時陷入困難的企業重返市場賽道,有效解決涉“僵尸企業”案件,出清不良市場主體,同時清理一批長期未結案件、終本案件、信訪案件,提升執行質效。

五、實施路徑

(一)開展專項執行行動,集中開展涉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專項執行活動,推進黨政機關、國有企業拖欠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賬款案件在法定期限內全部執結、動態清零,其他拖欠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賬款案件在法定期限內應結盡結、應執盡執。綜合運用各種強制執行措施,拓展線上查人找物和網絡查控財產范圍,依法保護勝訴企業的合法權益。及時跟進完成執行款項過付,所有執行案款均納入案款管理系統進行統一處理,全面應用“一案一賬號”管理功能,設置案款管理專員負責執行案款實時動態監管,用足用好執行案款遠程線上支付方式。

(二)暢通“執轉破”通道。一是深化執破協同。建立“執轉破”信息共享機制,推進裁執協調,加強執行部門與審判團隊間的溝通、銜接,把情況摸清楚、把握準、分析透,找準癥結、對癥下藥。二是加大一體推進。執行程序中要控人、控物、控賬簿,強化財產清空、變現力度。在破產程序中用好債務人財產“點對點”“總對總”網絡查控系統,為案件審理夯實基礎,對執行階段與破產審理階段的財產查詢、控制、處置結果互聯互認,抓實隊伍專業化水平建設,注重將破產理念貫徹到立、審、執全過程。三是強化府院聯動。落實《關于建立企業破產府院聯動機制的實施意見(試行)》,完善破產處置府院聯席會議制度,注重協調各職能部門在“執轉破”工作中形成閉環保障,進一步優化各項工作舉措,確?!皥剔D破”工作便捷高效,為企業債務清理和矛盾化解搭建內外暢通的渠道。

超前延伸電力外線 降低企業接電成本

市發展改革委、國網德州供電公司

一、項目概述

2022年8月,市政府常務會研究通過《德州市人民政府第17次常務會議紀要》,明確:“未納入土地儲備的工業項目,供電基礎設施投資參照土儲政策文件執行,由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將其納入土地開發成本?!爆F階段,對于未納入土地儲備的非工業項目省內尚無支持政策,仍由企業投資電力外線,需進一步研究出臺延伸投資政策補充細則,全面壓降企業電力外線投資成本。

二、項目必要性

2023年4月2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發《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開展2023年涉企違規收費整治的通知》,明確對“延伸投資政策落實不到位”進行重點監管督查,對查實問題依法處理,此項行動既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也是落實國家大政方針的具體行動。

三、項目先進性

全省首批出臺相關政策文件,明確“對于未納入土地儲備的工業、商品住宅用地、商業用地,參照土儲執行”,全面壓降客戶電力外線投資成本,爭創優化營商環境示范亮點,在全省起到示范引領。

四、具體內容

一是市供電公司聯合市發改委、自然資源局、住建局、財政局等相關政府部門,出臺非土儲項目供電基礎設施建設補充實施細則,明確“對于未納入土地儲備的工業、商品住宅用地、商業用地,參照土儲執行”。二是出臺非土地儲備金撥付流程,在《關于進一步明確供電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撥付流程的通知》(德發改基礎〔2022〕575號)基礎上對非土儲項目撥付流程進行明確,同時對兩個城區的撥付流程進行補充完善,對各部門職責進行細化,確保資金第一時間撥付到位。三是出臺市供電公司內部適應延伸投資的業擴全流程管理實施細則,保障及時高效完成業擴配套工程建設任務,確保實現“電等企業”。

五、實施路徑

(一)政企聯動出臺政策。由市發改委、市供電公司“雙一把手”掛帥,成立聯合工作專班,組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等相關部門召開座談會,向市政府主要領導專題匯報,出臺《關于進一步明確電力接入工程費用分擔機制優化電力營商環境有關事項的通知》。

(二)暢通內外實施流程。對外明確市發改委、財政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等政府部門的工程建設資金撥付流程及建設時序,確保各單位各司其責,保障政策順利落地;對內完善市供電公司發展、財務、運檢、營銷、建設、物資等部門之間協同機制,暢通非土儲項目從土地供應到裝表接電全鏈條工作流程。

(三)貫通土地儲備系統。市供電公司聯合市自然資源局,通過政務服務平臺實現電力業務系統與土地儲備系統數據貫通,共享納儲土地出讓、劃撥等信息,市供電公司及時了解應當由土地儲備資金承擔供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設項目或改擴建項目情況,提前考慮電力配套設施建設需求,提前做好相關企業項目接電報裝準備。

(四)加強重點項目用電超前服務。積極對接全市重點項目,尤其對謀劃儲備投資1億元以上的項目進行重點跟蹤,建立快捷高效的電力接入工程建設銜接機制,對接項目用電需求,了解項目建設進度,科學制定供電方案,提前開展電力配套設施建設,將惠企政策堅決落實到位,實現重大項目接電提速提效。

打造“智力引擎”助力化工企業安全生產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一、項目概述

充分挖掘、利用本土化工安全生產專家資源,建設化工行業安全生產本土專家庫,探索構建一套準入嚴格、管理科學、激勵有效的工作機制,切實提高化工安全生產督導檢查的專業化、規范化和精細化水平,加快提升我市化工行業安全生產水平。

二、項目必要性

聚焦化工安全生產領域監管力量薄弱、專業能力不足等現實難題,堅持問題導向、建樹共享思維,解決安全督導服務聘請外部專家臨時性強、流動性大、一線生產經驗不足的缺陷,組建本土專家庫,開展常態化服務,實現安全督導和幫扶整改全流程閉環管理,安全監管由治標為主,變為標本兼治。

三、項目先進性

將安全專家服務企業模式由臨時組隊提升為專業團隊,具有本土性、專業性和成長性三大優勢。

一是本土性。本土專家來自企業一線,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能提出最接地氣的合理化建議,指導企業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二是專業性。專家必須有本地企業5年以上行業經驗,擁有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評價師等資質,由行業專家進行把關評定。

三是成長性。通過督導檢查活動,以查代訓,互查互學,取長補短,持續有效提升專家安全隱患排查能力和所在企業安全生產水平。

四、具體內容

一是實行積分管理。本土專家排查安全隱患情況實行積分管理。

二是實行激勵機制。對參加安全服務的專家,發放出差補貼,并根據積分情況按標準進行激勵。

三是實行業務考核。每年底進行考核,考核成績由年度工作總結匯報和日常安全檢查業績組成。

四是實行動態管理。每年定期接受新入庫申請,對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在庫資格?,F已入庫專家3批共102人。

五、實施路徑

(一)成立工作專班。市化工專項行動辦各業務組負責人組成項目工作專班,負責項目的整體規劃、決策指導和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對項目進展情況進行評估和指導,定期召開會議,加強調度溝通,確保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信息暢通和資源共享。

(二)推進制度建設。市化工專項行動辦起草制定了《德州市化工行業安全生產本土專家庫建設管理辦法》?!掇k法》從專家庫建設、專家庫管理、答辯與考核等方面做了詳細說明。

(三)加強培訓宣傳。強化業務指導培訓,提高各縣(市、區)對本土專家庫的認識和配合意識。多渠道廣泛宣傳,提升企業等對本土專家庫的認知度和參與度,為項目的順利實施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四)持續優化改進。對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定期評估和監督,及時發現和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持續優化和改進服務流程和管理機制。

完善困難職工家庭救助幫扶機制

助力企業穩崗增效

市民政局

一、項目概述

大救助+困難職工救助幫扶。將城區規模以上企業內參加社保的職工數據納入大救助平臺,建立職工數據庫,對人員信息打標簽進行重點動態監測,及時發現,及時救助幫扶。對職工因病、因傷造成生活困難的,實施工會專項救助;對職工家庭基本生活困難的,實施兜底救助;對家庭成員中有弱勞動力的,實施發展型幫扶;對家庭中有老、弱、病、殘生活不能自理的成員,實施服務型幫扶。

二、項目必要性

持續推動企業困難職工專項救助幫扶體系建設,主動發現、及時介入、積極救助幫扶有困難的職工及家庭,保障困難職工家庭基本生活,促進職工家庭持續發展,解除職工的后顧之憂,助力企業穩定職工隊伍,保障生產發展。

三、項目先進性

進一步加強工會組織與民政部門困難職工家庭數據比對和信息共享、政策銜接、機制協同工作,發揮社會大救助平臺優勢,建立困難職工專項救助與其他社會救助幫扶融合機制。2024年,將進一步優化平臺功能,拓展救助幫扶功能,實現職工及家庭救助幫扶全方位、無遺漏。

四、具體內容

開展“大救助+困難職工救助幫扶”。一是主動發現。通過數據共享,按照困難指數排序,線上精準識別、主動發現需要救助的職工,線下依托企業協理員核實排查。二是救助幫扶。對困難職工及家庭,開展分層次分類別救助幫扶;對困難職工及時核實信息,職工救助數據導入平臺,及時預警推送,對符合低保、特困、臨時、重度殘疾人等特殊困難人員救助條件的職工及家庭成員,及時納入救助幫扶范圍;對職工因病、因傷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的,實施工會專項救助,包括醫療、教育等救助;對職工家庭基本生活困難的,實施低保、特困、臨時救助等兜底救助;對困難職工家庭成員中有弱勞動能力的,實施發展型幫扶,給予就業培訓、公益性崗位提供等幫扶;對家庭中有老、弱、病、殘生活不能自理的成員,廣泛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實施助老、助醫、助殘等服務型幫扶。三是監督監管。利用信息化手段,對納入信息平臺的困難職工實現動態監測、及時預警、即時推送、救助幫扶、監管反饋的閉環管理。

五、實施路徑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民政局成立以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分管負責同志任副組長,辦公室、社會救助科、社會救助服務中心等相關人員任成員的項目推進工作組,定期對工作進展情況督導檢查,強力推動項目落實。

(二)加強部門對接。充分利用社會大救助平臺,與總工會、婦聯、教育等部門對接聯系,實施好基本生活救助、臨時救助、專項救助、發展型及服務型救助幫扶政策,形成救助幫扶合力。

(三)優化平臺功能。以社會大救助體系升級為契機,健全職工數據比對和信息共享機制,完善主動發現機制,在常規社會救助之外注重職工救助的特殊化、差異化需求,拓展困難職工線上線下申請幫扶及審核渠道,實現職工專項救助與社會救助有效融合。

(四)建立長效機制。進一步健全職工救助與其他社會救助長效聯動機制,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各司其職、信息共享、措施共舉,形成救助合力,切實做到“應救盡救”,提升綜合救助幫扶水平。(轉下期)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

久久国内精品情侣主播a级-日本一级黄色大片免费看-欧美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免费看-欧美黄色精品黄色区一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