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份好人之星 張虎 齊河思遠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理事長

張虎,男,1975年11月生,中共黨員、高級農業技術指導員,齊河思遠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理事長,齊河禾潤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為了能實現“帶領父老鄉親們實現致富夢想”的誓言,他毅然從國企辭職回鄉創業。帶領合作社的“小瓜果”走向了全國的“大市場”。他是企業家中的一股清流,誠信經營,不謀私利,不賺昧心錢;他是種植戶心目中的致富領頭人,成立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創新合作新模式,帶領社員脫貧致富;他是誠信經營的“新農人”,是胸懷大愛的脫貧帶頭人。創建當地特色優質品牌標桿,以誠信擦亮新時代“黃河味道”名片。

誓言由心生 在生根處深耕 在田野中追夢

讀書不是為了擺脫貧困的家鄉,而是要讓家鄉擺脫貧困,張虎是這句話最好的踐行者。農村長大的孩子,深知農民的疾苦,張虎中專畢業后,一直在國企上班,但是讓家鄉父老擺脫貧困的念頭一直在他的心底。2010年,張虎到鄉鎮走訪時發現,很多農戶缺少種植技術,種植效益偏低,便萌生了帶領父老鄉親研究新路子一起致富的想法。于是來到大黃鄉租了兩間房子開始創業之路。為了當好“新農人”,吃住在田間地頭,向叔叔伯伯們學習請教。為了掌握種植技術,他從點滴做起,吃住在田間地頭,向叔叔伯伯們學習請教。那時很多大棚只有七、八分地的種植面積,棚口也只有半米多高,冬季穿棉衣,身高近1米八零的他彎腰進不去,那就往里爬,這一爬就是三年。一天一身土,一踩一腳泥,白天轉棚晚上學習,總結經驗。閑暇時間,他多次到壽光等地參觀學習,汲取人家的成功經驗。邊干邊學,2014年他取得了“高級農業技術指導員和農業信息化高級農藝師”資格證書。多年的理論加實踐,他成長為一名讓社員信賴的人。

不當“白領”當“綠領”,在摸索中總結,將十年寒窗苦讀的精神持續升華,張虎還積極推廣自己總結的“標準化”種植方法。大黃鄉小農戶分散,思想比較保守,全憑經驗模仿種植,很多社員不認可,推廣難度很大。面對社員的擔憂,張虎耐心做工作:“我是真心想帶著大家往前走,相信我一次,行的話您跟著我們走,不行的話費用我來承擔,我說到做到!”他針對當地小農戶比較多、管理粗放、經濟效益不高等現狀,2011年,張虎注冊了“齊河思遠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組建了社會化服務團隊。通過示范種植,讓大家認識到只有科技種田才能帶來好的收益??吹绞痉缎Ч己?,周邊入社的社員越來越多。為了做好服務,他說到做到,在每個蔬菜種植集中村設立了村級服務站,聘請合作社優秀社員擔任村級技術指導員,并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零距離解決社員遇到的問題。最終通過大量的實驗、示范、推廣,贏得了民心,社員收入每畝增加了5000至8000元。他從一個農村娃成長為鄉親們心中的當家人。

誠信經營 言出必行 撐起社員的天

“信譽是品牌的生命,我們一直致力于誠信經營,讓客戶信任我們”。張虎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做生意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多為大家做些有意義的事情。2022年,合作社進了一批地膜,每捆標注為10公斤/捆,結果張虎發現每捆的重量為毛重而非凈重,實際凈重僅為7公斤/捆,通過與廠家不斷的交涉,得到廠家答復是市場慣例,市場上大部分都是此類產品。為糾正不良風氣,張虎一方面給這個廠家進行了退貨,一方面聯系國內知名廠家進行了產品的定做?!八N售的每捆產品都是足斤足兩,從不騙人”,他的做法得到了社員的一致好評,利潤少了,正氣有了!

張虎不多年來不忘來時路,致力于保護自己的社員,全力護航,帶大家一起致富。合作社2021年成立了工會委員會,通過學法用法保障社員權益。2022年3月疫情反復,合作社火線成立黨支部統籌蔬菜銷售問題,短短半個月時間,他義務為社員銷售愛心蔬菜20多萬斤,解決了社員后顧之憂。為豐富社員精神文化生活,他每年組織社員“走出去”、把專家“請進來”、召開社員大會和技術培訓會等多種形式,引導社員學習先進技術,不斷提高產業化水平;他積極開展銀企合作,為困難社員擔保低息貸款100多萬元;出資8萬元為社員大棚免費入了意外保險;疫情期間,他組織社員自發捐款捐物,幫助困難群體,讓大家感受家庭溫暖;他還每年組織部分社員參加旅游觀光活動,活躍社員文化生活;合作社承擔公益使命,為受災社員、因病致困家庭送去慰問金近萬元,幫他們渡過難關。

躬耕田園  恪守承諾  一心為農見真情

他在開啟科技興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不忘初心,建立電商新模式,將為農服務時時刻刻放在心里、扛在肩上。為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創建當地特色優質品牌,他先后注冊了“達康蔬季”“齊魯飄香”等產品商標,通過國家“三品一標”認證,入選“黃河味道”區域公共品牌。多次參加縣市組織的各種展會,積極拓寬銷售渠道,借助興盛優選、山東云田地等電商平臺,讓合作社的小瓜果走向了全國的大市場。近幾年,隨著合作社生產的特色農產品逐漸被市場認可,張虎正在積極籌建電商直播間,打造原生態地理品牌,讓更多的市民吃到純真的放心食品,為社員形成一條完成的產業鏈。

鄉村振興,科技先行,他倡導的“保護地蔬菜全程解決方案”被老百姓笑稱為“傻瓜方案”。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只要照著學、跟著做,蔬菜就能達到高產穩產的目的。配備的專業技術老師天天工作在田間地頭,上門指導精準服務;設立的村級服務站,社員不用出村就能購買到質優價廉的農資產品;組建微信技術交流群,通過微課堂、上傳圖片等多種形式答疑解惑。近幾年他提出的:“一清二施三深翻和稀土轉光膜綜合應用技術”得到了專家和社員的高度認可。

2022年,張虎成立了“大黃鄉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以加快推行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科技精準扶貧、推動現代農業產業振興為目標,帶動更多社員共同富裕。為做好產業升級,他在成功推出“綠瓤黃瓜”、“齊魯飄香.甜瓜”、“手掰西瓜”的基礎上,積極籌劃“大姜”示范種植,項目示范成功,將極大地提高社員收入?,F在綜合服務中心占地5000多平方米,配備中高級技術服務人員5名,輻射帶動周邊社員1000多戶,服務保護地蔬菜面積2000多畝,蔬菜產值1.6億元,社員每年平均增收10%以上。

“你育我長大,我助你發展”,帶著本事回鄉的張虎,放棄了高樓大廈城市,光鮮體面的工作,選擇擁抱了“希望的田野”,激活鄉村振興發展的“一池春水”。腳下有泥,心中有光,他不忘初心,走出去,又返回來,與時代同頻共振,與家鄉雙向奔赴,與鄉親一路同行,站在田埂上擁抱更美好的未來。

他領辦的合作社被評為山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范社,他先后獲得德州市“鄉村之星”、山東省“齊魯鄉村之星”等榮譽稱號,2022年9月,被確定為山東省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成員。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

久久国内精品情侣主播a级-日本一级黄色大片免费看-欧美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免费看-欧美黄色精品黄色区一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