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綠色路”擦亮生態牌 ——扎實推進“兩河牽手”工程系列評論之二

評論員

深入實施黃河、大運河“兩河牽手”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主動服務融入國家和省重大戰略的創新之舉,既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又是一篇生態文明建設的大文章。工程的深入實施,必將進一步擦亮生態名片,助力德州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生態發展大文章。良好生態本身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能夠源源不斷創造綜合效益。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認識和把握實施“兩河牽手”工程的重大戰略意義,凝聚共識,加大措施,盡快建成一批生態環境、現代水利、基礎設施等重大工程。首先,要實現黃河、大運河在空間上的連通、物理上的“牽手”,把總長度130公里、串聯5縣18鎮的黃河、大運河連通廊道路網工程建設好維護好。其次,要實現運河文化、黃河文化融通,以文為脈,以水潤城,繪就一幅文化底蘊深厚的生態畫卷。尤其是要做深做實做活水文章,以黃河、大運河為主軸,在全域范圍實施水系連通工程,用水系把兩條大河連通起來,建設四通八達的現代水網,讓每條干流成為水經濟、水生態、水文化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帶。

算好生態賬,走好生態路。當前“兩河牽手”各項工程建設如火如荼,齊河縣黃河文化博物館群加緊建設,千億級文旅產業集群加速形成;夏津縣黃河故道森林公園、禹城市大禹文化產業園等一大批文旅融合項目正在穩步提升;位于德城區的德之韻運河博物館群、漕倉遺址、九龍灣文旅融合園等重大項目建設緊鑼密鼓。這些項目依托原有基礎,走低耗、低排放的低碳建設之路,“含綠量”不斷提升。以項目為依托,我們還要把“兩河牽手”工程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緊密結合起來,與鄉村全面振興結合起來,全力發展生態產業、綠色經濟。

水是生態之基,德州因黃河生、因運河興、因文化而厚重。黃河、大運河連通廊道融合了生生不息的黃河、大運河文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文化支撐。我們要珍惜、運用好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統籌“水、路、林、文、景”,打造造福群眾的幸福廊道、鄉村旅游的風情廊道、生態文明的綠色廊道、鄉村振興的示范廊道、體育休閑的運動廊道,擦亮國家文化公園德州品牌。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

久久国内精品情侣主播a级-日本一级黄色大片免费看-欧美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免费看-欧美黄色精品黄色区一区二